“小朋友们,知道咱们滨海这片土地上,曾有多少英雄为了守护家园流血牺牲吗?”8月15日一大早,江苏省滨海县农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,滨海县邮政分公司志愿者李洁的问题刚出口,20多只小手就齐刷刷地举了起来。这场由滨海县分公司联合县农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的“重温红色故事,争做时代好少年”主题活动,正用鲜活的方式,给孩子们的暑期添上一抹亮眼的“中国红”。
“祖国啊,我是你簇新的理想,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……”活动开场的诵读环节,志愿者手中的《祖国啊,我亲爱的祖国》仿佛有了魔力。9岁的小宇原本在摆弄衣角,当读到“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”时,突然坐直身子,目光专注。现场32个孩子中像小宇这样从拘谨到真情投入的还真不少。20分钟的诵读里,稚嫩声音凝聚成力量,书本文字化作澎湃情感,爱国情怀在诵读声中烙印心间。
“这是我们第三次联合开展红色阅读活动,参与人数一次比一次多。”滨海县分公司负责人翻着活动台账介绍,仅今年暑期,类似活动就覆盖了园区8个行政村,吸引156名儿童参与,大家提交的读后感和绘画作品装满两个收纳箱。
“王育才烈士在战斗中始终冲锋在前,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担当……”在村里的英雄事迹墙前,滨海邮政志愿者蹲下身,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述烈士王育才带领村民掩护伤员的故事。阳光下,30米长的英雄事迹墙上,12位革命先烈的故事被孩子们的提问唤醒。“为什么他们不怕疼”“如果我遇到坏人该怎么办”的童言里,藏着最纯真的英雄情结。
“上周有个孩子回去后,拉着爷爷非要听过去的故事,还把英雄事迹画成了连环画。”该县农业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张老师笑着说,这种“家门口的红色课堂”效果远超预期,仅7月份就收到孩子们自发创作的英雄主题作品47件,其中3件被选为园区文化墙展示内容。
“潘冬子的妈妈为什么要被烧死?”《闪闪的红星》放映到高潮时,后排传来了压抑的啜泣声。滨海邮政志愿者轻轻拍着6岁童童的后背,却发现自己的眼眶也湿了。观影中,此起彼伏的抽泣声里,孩子们攥紧的小拳头、悄悄抹泪的动作,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。光影交错间,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如同种子,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“以前带孩子看红色电影总担心他们看不懂,没想到这次全程没人打闹。”家长刘女士在反馈表里写道,“散场时,儿子拉着我说,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,因为‘红军叔叔连野菜都吃不上’。”据统计,两场观影活动后,28个孩子主动提出参观当地革命纪念馆,这种自发的探索欲让组织者既意外又感动。
当最后一张观影券被收进成长手册,孩子们的暑期红色之旅还在继续。滨海邮政志愿者整理孩子们的心愿卡,在“想给英雄写信”“要学唱国歌”“想当一次小红军”的稚嫩笔迹里,红色基因已悄然种下。正如志愿者在活动日志里写的那样:“我们不需要孩子们立刻懂得什么是英雄主义,但只要他们记得,曾为某个故事流泪、为某个名字骄傲,这场‘约会’就有了意义。”